其實今天的重點在過去的課程多多少少有被提及,
不過經過美人魚老師的整理再次精練,多聽幾次換句話說就是更加內化!
前幾天聽理科太太訪問謝哲青的影片,他說:「人之所以能把事情牢牢記住,是因為這些事和自己有關」
因此創造知識與自己的連結很重要,
於是這次上課我的筆記就常常寫著:「某某教案有用到這個觀念,某個教學的狀況跟這個原則有關」
藉此加深自己的印象。
「創作者的氣質」
首先提到每個材料都有他的「屬性」,老師以五行「金木水火土」作為分類,真的很有意思,我一直在思考我屬於什麼屬性?從喜愛的畫家判斷
我喜愛梵谷的閃亮、也喜歡米羅的童真與雷諾瓦的明媚還有賴純純的鮮明
本來我很困惑,因為用很絕對的方式思考這個分類
後來經過老師的解說「不是每個人都這麼的典型的」,只是這幾種屬性在心裡所分配的比例多寡而已!
我排了每個屬性的多寡,火》金〉水》土〉木,想我大概是「火金」的複合屬性吧!
要慶幸的是,不屬於我屬性的東西(沈重感、厚實感、流動感)我還是非常喜愛🥰感「主題與媒材的氣質」
就像原住民的樸實適合用版畫、
美麗的極光適合用粉彩,
很明顯這兩個主題如果媒材交換,就會非常奇怪!
如果使用了不適合的媒材就是在拿石頭砸自己的腳,吃力不討好,老師累、小孩累、效果又不好的糟糕場面…
「孩子的氣質」
教學久了會觀察到某些小朋友就是會對某些主題比較感興趣,因為主題的氣質與自己的氣質一致!所以表現得輕鬆愜意,效果又好!相反的氣質不一致就會思緒鈍鈍卡卡的。
看到這裡我忽然心裡浮現了寶可夢的屬性機制
每個寶可夢都有單屬性或雙屬性,戰鬥中使用和自己屬性一致的招式會有屬性加成,而面對不同的對手選用適當的屬性,就能達到攻擊效果卓越的結果!
我們就像寶可夢訓練家,有著自己的屬性,挑選對的主題搭配氣質一致的媒材,面對不同的學生搭配適合的教學風格,就能達到課堂效果卓越的結果!
(果然我的人生邏輯不能沒有寶可夢😅)
感染力的氛圍
構圖原則:節奏、疏密、虛實、留白
決定好好用這學期到其他課程讓自己更加融會貫通,每樣課程重複學一星期應該就懂了。
-節奏:
像是《角蛙》的大小點點產生的跳躍感;克利的色塊有韻律感。
-疏密:
《水墨千年櫻花》提醒孩子花瓣不要通通點滿,因為虛實之間「疏可走馬,密不阻風」沒有風的櫻花樹是沈悶的。
-虛實:《伊旦巴瓦瓦隆-大地精靈》,同時體現虛實的平衡作品就會好看👍
在版畫上似乎是相反過來的,用刻痕的方式展現大地的氛圍呈現虛,物體的黑為實
-留白:《滑冰者》畫面不是塞滿滿就好看,想起了小朋友問我山上是不是該多畫些東西比較不空虛,我想了一下跟他說,不用了人的姿態美好其他留白是他的襯托。
適當的留白能使畫面多一個層次,也多了一分氣質。
「實作時間」
看了美麗的風景,感動就會被勾起,我選了一個夜景,沒有這麼常自己創作素描,但每當拿起鉛筆要琢磨的時候真的會不自覺被帶到非常沉靜的世界,真的只有親身體會才能更貼近小朋友在創作時的心境,體會他們遇到的困難。
這張照片一看讓人很想用粉彩大抹特抹,過程中會不自覺的被寫實的自己給帶走,
老師提醒後才更明白,多一分「寫意」才能更有自己的靈魂在其中,
平時都會想要加個有「靈魂」的東西在裡面,例如一些小動物等等,最直接簡單,
但今天在風景之中就是想純靠房子與燈光感受畫面的情感。
節奏感、去除慣性也是琢磨很久,有點像是困難的數學題寫下答案,
但外行人不知道你的計算過程有多複雜,但老師的工作就是要看出大家每個計算過程的邏輯,解開卡住的點。
多次複習對於感知美學開始越來越明朗了,
最近想訓練自己,能把知識內化進而傳達給別人,才是真學會!
與夥伴們共勉~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