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不得不說裡面都是文字的設計書我真的是吞不太下去
硬著頭皮看完還是有學到東西的!
慶祝我終於看到第三十本書了!!!
畢竟是個經驗分享的理論書 而每個人又都是屬於比較主觀的看法
但最後一篇很多有趣的 未完成的成長宣言
儘管不知道我以後用得到用不到,某些語句我是給他一百個讚的
書要還了所以打來給大家和我自己參考一下:)
- 容許事件改造你. 你必須有成長的意願. 成長不是自然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, 你必須追求它、體驗它. 成長的前提是把心胸打開, 去體驗事情, 並且自願被它們改變.
- 忘記「有益」這件事. 「有益」是一種已知的東西, 「有益」是我們都同意的. 但成長不一定是「有益」的, 它是一場探險, 探索我們可能也有可能不會找到的隱蔽之處. 要是你執著於「有益」, 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成長.
- 過程比結果重要. 當結果主宰著過程, 你只能到達你已經去過的地方. 如果過程主宰著結果, 我們可能不知道最終會走到那兒, 但是我們會知道想要去的地方.
- 就像你愛一個醜孩子一樣的熱愛實驗. 喜悅是成長的動力. 揮灑自由去形塑你的工作, 把它當作美麗的實驗、重述、企圖、嘗試與錯誤. 眼光要長遠, 讓你自己每天享受失敗的樂趣.
- 深入. 你鑽的越深, 你越有可能發現珍貴的東西.
- 抓住意外的機會. 錯誤的答案可能是另一個問題的正確答案. 把收集錯誤的答案當作是過程的一部份. 問不一樣的問題.
- 用功. 工作室就是用功的地方. 為了做設計而讀書, 每個人都會受惠.
- 漂浮. 讓自己漫無目的的漫步, 探索鄰近的地區. 不要妄下斷語, 不要太快批評.
- 哪裡都可以開始. John Cage 告訴我們, 不知從何下手就是一種麻痺無力的象徵. 他的忠告就是:哪裡都可以開始.
- 每個人都是領導者. 每個人都會成長, 當它來臨時就讓它發生. 學著跟隨邏輯, 任何人都可以當領導者.
- 採收點子, 編輯應用方法. 具有活力、容許變動、寬容的環境, 才能讓創意概念存活. 另一方面, 批評對於應用方法是有益處的. 盡量把點子變成應用的方法.
- 持續前進. 市場及其運作機制會強迫你成功. 你得試著抗拒它, 容許失敗與遷移成為你事業的一部份.
- 慢下來. 不要按照標準的時間表, 你或許能發現令人驚喜的機會.
- 不要裝酷. 「酷」就是穿著黑色外衣的「恐懼」. 你要擺脫這種限制.
- 問笨問題. 成長就是由渴望和無知開始. 評估答案, 而非問題本身. 一生要像嬰兒一般的學習.
- 合作. 一起工作的伙伴們之間會有衝突、摩擦、爭鬥, 也有愉悅、快樂, 和莫大的創意能量.
- __________. 故意留個空白. 留些空間給你尚未想到的點子, 還有別人的點子.
- 熬夜. 當你太過勉強自己、清醒太久、工作太認真的時候, 不僅奇怪的事情會發生, 此時的你也遠離了世界.
- 運用比喻. 除了顯而易見的比喻之外, 每個物品都有成為代表另一樣物品的潛能. 好好想想它們代表著什麼.
- 承擔風險要小心. 時間是互有關連的. 「今天」是「昨天」的孩子, 也是「明天」的雙親. 你今天創造出的東西會形塑你的未來.
- 重複你自己. 如果你喜歡, 就再做一次. 如果你不喜歡, 也再做一次.
- 製造自己的工具. 混用工具會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東西. 即使只擁有簡單的工具, 也是一次全新的探險. 記得, 工具可以增強你的潛力, 即使小小的工具也能創造很大的不同.
- 站在別人肩上. 站在前輩的成就之上, 你可以走的更遠, 景觀也會好很多.
- 避免使用軟體. 軟體的問題就是人人都有軟體.
- 不要清你的桌子. 你可能在早上發現一樣東喔, 晚上的時候卻找不到了.
- 不要參加比賽. 就是不要這麼做, 這對你不好.
- 只看左邊的頁面. Marshall McLuhan 就這麼做. 減少訊息的數量, 就能留下空間給他曾提及的「腦袋」
- 創造新字, 擴充字彙. 新的情況需要新的思考方法, 新的思考方法需要新的表達方式, 新的表達方式又創造了新的情況.
- 用心去想, 忘掉科技. 創造力不需依賴科技產品.
- 組織等於自由. 在設計或者任何領域, 真正的創新有其脈絡, 而公司裡的合作過程通常就是一種脈絡. 譬如說, Frank Gehry 之所以能夠完成畢爾包的古根漢美術館, 是因為他的工作室可以在預算內執行完成. 就像 Leonard Cohen 說的, 「創意」和「西裝」不可共存的迷思是種「歷史的迷人藝術品」.
- 不要借錢. 這也是 Frank Gehry 的忠告. 保持財務平衡, 我們就能控制創意. 這不是火箭科學, 但是要做到這件事真實世界卻意外的困難, 許多人意外的失敗了.
- 仔細的聽. 每個進入我們軌道跟我們合作的人, 都帶來他們的世界, 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奇怪和複雜. 傾聽細節, 還有他們微妙的需求、渴望或野心, 才能讓他們和我們的世界彼此融合, 雙方都獲得改變.
- 實地調查. 真實世界比你的電視或是網路世界都要大. 即使是令人完全沈浸、功能眾多又以物件為導向、能模擬真實時間, 又可以用電腦繪圖模擬出實際互動環境的話, 真實世界還是比較廣闊.
- 快點犯錯. 這不是我的主意, 是我借來的. 我想這是 Andy Groove 說的.
- 模仿. 不要為此害羞, 試著越接近原作越好, 你不會永遠都是這樣, 當你能夠分辦, 這是非常重要的. 我們只要看看 Richard Hamilton 模擬 Marcel Duchamp 作品的例子, 就可以明白模仿是一種多麼豐富而未經充分利用的技術.
- 擬聲歌唱. 當你忘記歌詞, 就學學 Ella Jane Fitzgerald:編些什麼來唱, 但不要用字.
- 弄斷它、拉開它、彎曲它、壓碎它、撞裂它、摺疊它.
- 探索另一面. 當我們不用隨身攜帶科技, 才算是真正的自由. 我們無法找到最尖端的科技, 因為它正被我們踩在腳下. 試著用那些被市場淘汰的老舊科技工具, 它們還有很豐富的功能.
- 休息時間、搭計程車的時間、待在休息室的時間. 真正的成長往往不是發生在我們希望它們發生的地方, 而是在 Dr.Seuss 稱之為「等待區」的空隙裡. Hans Ulrich Obrist 曾經組織過一個科學和藝術的研討會, 會中包含了 一切研討會應該有的流程:宴會、聊天、午餐、接機, 但就是沒有議程. 顯然它非常成功, 而且衍生出很多目前正在進行的合作案.
- 越過原野, 跳過柵欄. 領域的界線和規則都是為了要避開太過狂野的創意. 為了讓複雜多面且具有革命性的過程變得有秩序, 人們通常會給于界線和規則. 我們的工作就是跳過柵欄, 越過原野.
- 大笑. 來我們工作室參觀的人們常說我們很愛笑. 自從我意識到這一點, 我就用大笑當作一種指標, 測量我們是否能夠自在的表達自己.
- 記得. 有歷史才有成長. 沒有記憶, 創新只不過是新奇事物而已. 歷史告訴我們成長的方向, 但記憶從來就不完美. 每個記憶都是之前某個時刻或事件的褪色或混合版本, 好讓我們意識到, 這已經是過去而非現在, 代表著每個記憶都是新的, 跟它的源頭不同, 也因為如此, 它有著成長的潛能.
- 給人們力量. 當人們感覺到他們可以控制生活的時候, 才會玩得開心. 我們如果不自由, 就不能當一個自由工作者.
祝我能成唯一個很厲害的設計師!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