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次的主題是師訓課的【進階課程-造型教學關鍵點引導】
最近在和新同事講解「感知美學」時,時常把感動放嘴邊,
作品要感動自己才能感染孩子、教學作品來自生活中的感動、
不斷地追求一種讓孩子能夠靜下心來體會、抒發的創作方式
最近越來越能感受到自己靈感的波動,
感動是高低跌宕的才是一個藝術家的常態,如果線是靜止平穩的代表沒有再進步,
或許是這幾年經歷很多次靈感上上下下,好像有點習慣了
終於到了那種有低潮也不會太慌亂,努力幫自己充充電在衝上去就好了
默默畫了一張折線圖大概就是這樣吧~
多學習、多激盪一定有火花
最近寫教學周記的粉專,真的有梳理自己的思緒,
在心理層次更加茁壯,更有勇氣嘗試新東西。
「虛空間」
今天學習到了幾個「新知」
第一個就是「虛空間」,指得是實物以外的空間,依然會有圓形方形三角形的粗略形狀
儘管教小朋友的時候比較少這麼用,不過還真是長了見識!
懂得掌握虛空間能讓比例更加正確,定位更加精準
大家都集中創意在實物上的時候,從虛空間的角度能看得更清晰!(旁觀者清!)
我想哪天上大孩子素描課的時候一定用得上!
孩子要的是一個神韻
我提出了一個問題:想畫騎腳踏車的人
我一直糾結在人要一腳在腳踏車前、一腳在腳踏車後,而腳踏車本身也複雜
解構之後忽然覺得腳踏車簡單,用小朋友的語言一步兩步三步腳踏車就出來了...
其實挺神奇的~改天一定拿來試試看成就感會很高
給予小朋友是當的提示,他們就會自己將畫面展開
例如想辦法把手長到把手處、兩腳彎曲的腳步不同、別再意腳步之間複雜前後關係的區域,
畫出神韻,正面也不會是問題,相信眼睛不要被既定印象卡住了,孩子畫也會好看!!
藝術性強大的繪本們
上次的河流真的用了很久,試了很多頁非常好上又有藝術性
回家後馬上買了「大書系列」、地底、天空那些再去圖書館找,
期待孩子們都能像繪本畫家一樣表達真實情感創造獨特的畫面
不只是畫得像,還要有靈性注入其中!
判別的能力
能力的進步好像真的要一步一步來,從以前忙著每張作品,
到現在在引導小朋友創作時,有餘裕我就會看看他們認真的神情,
常常在上課小朋友安靜專注的幾分鐘,感受到「這堂課中了!」的感覺~
和孩子們聊聊天,了解一下他們在想什麼、想畫什麼?
越來越能看出些什麼,給予孩子適當的幫助,也給家長建議幫助小朋友的方法
不只是美人魚老師,和其他的老師們都變成老朋友了,經過許多挫折心臟也強了許多
更有勇氣向前衝,有問題也能和老師們互相分享、理解,
能和大家在這條路持續進步真的很棒!
持續加油!已經開始期待新的嘗試與新的發現了!
留言列表